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住土家特色吊脚楼、听哭嫁歌有空到黔江过周末肯定能让你很放松

※发布时间:2021-12-6 18:55:25   ※发布作者:佚名   ※出自何处: 

  本报讯(记者 梁寰)村里有了图书室、爱打牌搓麻将的人也少了;村里修建了健身步道,大家的精气神也变好了……洋溢着文明之风的新农村是啥样?我们前往綦江、黔江、璧山三地,深入到村落里,发现村民们的生活正在向都市靠近。

  村里的道变干净了,邻里为鸡毛蒜皮打架吵架的事情也变少了,村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这不,就连牌桌上的大姑大嫂们也自发组成了“平安嫂”队伍。走进綦江永城镇中华村,感受“最美乡村,绿色生态养生”的新农村生活。去年,中华村也因为山美、水美、人更美而荣获“全国文明村”的美名。

  “过去,中华村因受的制约,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差,信息不畅通,农业生产仅局限于传统的种养植业,农民经济收入比较困难。”綦江永城镇中华村村委王先育说,近年来,中华村人抓抢机遇,依托自身的人文景观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把农村当景区来打造,把农业当旅游业来培育,把农民当小老板来扶持”。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就达到了8540元。

  村民们日子过得红火了,社会治安也得到改善。这里成立了一支“平安嫂”队伍,队员都是由4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组成,目前已经发展到了36人。

  “妹妹,小心自己的包包,免得遭偷儿惦记。”“大家心平气和下来好好说,九把刀照片莫吵架嘛!”……不管刮风下雨,在村里都能看到这群“平安嫂”在行动。

  “如今,村里打架吵架的少了,村民也感觉安全多了!”35岁的犹霞说,平安嫂们每天都分时段巡逻,自己因为白天要上班,因此主动申请晚上9点到11点钟再与同伴一起巡逻。

  提到綦江赶水镇,不少重庆人都知道,那里有个名气很大的萝卜,叫“赶水草蔸萝卜”。其实,赶水镇除了萝卜出名,它还是“全国文明镇”。

  赶水镇党委王周祥说,赶水镇土壤肥沃,土质疏松,非常适合种植萝卜,而赶水镇种植萝卜的历史,也能回溯到300年前。

  2007年底,赶水镇开始举办每年一届的“赶水草蔸萝卜采购会”,采购会期间,大家不仅可以品尝到现摘的赶水萝卜,还能亲自上阵,到地里去拔萝卜。时下,“赶水草蔸萝卜”也从当地农民喜爱的蔬菜食品逐渐了都市市民的餐桌,受到众多市民的追捧。

  赶水镇推出了一系列的帮扶措施。我们来到赶水镇一居社区,这里就针对特殊人群进行一对一的帮扶;社区每月组织医生为居民进行一次免费体检;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及时解决居民就业以及生活方面的问题。

  “如今,我的养鸭场已经初具规模,鸭子从最初的200只增加到了1500只。”张华(化名)于去年3月刑满,回到老家后不知自己能做啥。此时,一居社区党支部李安艳带来了创业的好点子。张华东拼西凑地借到了2万余元创业资金,开始了养鸭创业。

  起初,因为没有经验,鸭子死了不少。但在专家的指导下,张华逐渐总结和学习到不少养鸭经验。“我已经还清了欠款,现在养鸭场也了正轨。”他开心地说。

  在璧山县璧城街道马家桥村,村民们不仅不缺钱,而且个个都有了养生意识。村民为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马家桥村党支部杨厚禄说,首先得有物质基础,生活富裕了,我们才有能力改善大家的生活。这不,马家桥村民人均年收入已经突破万元,去年该村轻松摘取了“全国文明村”称号。

  “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1480元。”马家桥村党支部杨厚禄介绍,为搞活经济,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村里就想法筹集资金,在全县率先办起两家村级集体企业。除自主创业,村两委班子还盯上了外地的一些大中型企业。

  目前,村里拥有大中型企业50余家,其中村集体企业4个,产值超过亿元,村社集体收入达100多万元。

  我们了解到,马家桥村95%的村民都盖起了砖房,家家通电视,户户有自来水,社社通公,有的村民还买了小车。不仅村民不愁就业,来自云南、贵州的外来务工者还很多。

  2009年底,村里花8万元为马家桥三队修起一座“桥”,从前只能搭石板过河的地方能过车了,桥的第二年,就引进了年产值3千多万的秋雨机械制造厂落户,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2009年8月,到了稻谷收割时节,农户张西文、龚文忠、荣廷富、叶永兴家因无劳动力,无法收割已成熟的稻谷,村支部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为他们每户补助100元现金,并组织帮他们收割稻谷。

  同时,马家桥村还是一个特别关爱老人的村落。村支部不但带头关爱老人,还在全村大力尊老敬老新风,督促全村村民尊老敬老,为全村的老人都能安度晚年,村里专门成立了老年协会,谁家老人生活有困难、养老有难题,协会工作就会延伸到那里。

  “送郎送到辣椒林,手摸辣椒诉衷情;要像辣椒红到老,莫像花椒起黑心……”当我们来到黔江区小南海镇桥梁村,走在曲曲折折的山上,远处的吊脚楼散落在林间,耳边则响起了阵阵悠扬的山歌。

  桥梁村村支部王仁江感慨地说,因为全国文明村的创建,让这个土家族的老村庄变得更有活力。2009年,桥梁村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2011年12月,他们顺利荣获了“全国文明村”称号。

  桥梁村坐落在小南海镇东北,因附近溪流上多风雨廊桥而得名,村落被湖北地界包围,全村幅员5.4平方公里,仅117户,400余人。

  村前蜿蜒着的蛇盘溪终年清澈见底,上百棵古枫香树挺拔环绕,独具土家特色的吊脚楼群错落有致,桥梁村俨然一幅别具民俗风情的绮丽风光。

  “屋前不但有了很宽的院坝,而且以前散居各处的居民还聚到了一起,现在感觉好热闹哟!”78岁的村民王承全告诉我们,原来村里的房子都是土房子,又黑又潮,如今家里通电了,亮堂又宽敞。

  为了培养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该村通过推选院长负责制,并和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制,并大力改灶、改厕,建设清洁能源沼气池,彻底杜绝了脏、乱、差现象。各家各户还在院落四周种上了花草树木,为桥梁村添上了色彩。

  变美了,为保持整洁的,村民们自发制定了《村规民约》,除了对村民文明习惯作出约束,特意将“互帮互助”纳入了规章。

  桥梁村村支部王仁江说,随着的改善,村民爱家护院的意识提高,要求一家遇到灾情或困难,村干部必须召集大会,协商如何通过集体帮扶使其走出困境。

  我们了解到,该村少数民族人口占80%以上,淳朴的村民沿袭了祖先能歌善舞的禀赋,至今仍保留着独特的婚恋、丧葬等风俗习惯。其中,当地后坝山歌已是我市非物质遗产,而调子戏则正在申报重庆非遗。

  立足神秘丰富的民族特色文化,该村成立农民文艺服务队,编排了众多具有民族风情的文艺节目,随时为四方游客表演彩龙船、花灯、山歌、年宵舞、唢呐、哭嫁歌、调子戏等特色节目。

  黔江小南海镇党委郭君告诉我们,由于村里的改善,桥梁村的旅游优势得到发挥,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度假、休闲,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2008年村里的人均收入只有3000多元,2010年就达到了5500多元,而去年已经超过了7000元。

  农村文明之花和城市文明之花竞相,才能构成城乡文明的大花园;农民文明素质和市民文明素质同步提升,才能构建全面协调的大文明。

  马家桥村是璧城街道高度重视文明建设的缩影,是一朵盛开在农村大地的文明之花。在创建全国文明村的十年中,马家桥村在缩小城乡文化差距、营造文明新风、培育新型农民方面创造了丰富的经验,把大部分集体收益用于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用于村里的,用于村级活动阵地建设,解决了从富口袋到富脑袋的问题。如今的马家桥村的每一个院落都着一股暖暖的文明之风,文明已经成为马家桥村幸福的亮色。

  赶水镇无数的“楷模”、“身边”从乡间田野中走出来,又走进村民的心里,成为渝南最温暖的风景。如今,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在赶水交融。赶水镇创建十年不仅为挥旗,还为乡村脏乱差的治理、景观的建设,般地焕发出美轮美奂的风采,并美化着村民的生活也美化着村民的心灵。

  “霜熟稻粱肥,几村农唱;灯红楼阁迥,一片书声。”几百年前郑板桥先生理想中的农家欢乐景象,如今在黔江区小南海镇桥梁村成为现实,也引发人们对文明力量的思考。桥梁村是一个土家族少数民族村,2011年桥梁村荣获“全国文明村”。这里,不仅以风光秀丽著称,而且以红红火火的“土家文化”吸引人的眼球。村民像城里人一样,可随时到“农家院落”看书、上网;入夜或在露天院坝看电影,或轻歌曼舞,或吹奏民乐……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村民的文明素质。多年来,这里无赌博、无、无刑事犯罪。创建使桥梁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明让这里民风淳朴,文化让这里民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