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高校设计教室 PUMA多伦多大学之旅

※发布时间:2018-6-7 10:42:30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随着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很多功能性产品更加注重外在的设计,因此在产品外观设计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在交通运输设计领域,爱卡汽车与国内各类高校将展开合作,并推出全新系列栏目《走进高校设计教室》。此栏目将逐期为大家讲述高校间有关设计行业的学术交流活动(PACE)。今天的第一期将介绍大学汽车工程系的学生们,带着他们的设计作品参加2018年PUMA多伦多大学设计评选活动。

  今年是大学与多伦多大学进行合作的第4年。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前两年的合作主题,以及大学汽车工程系科班同学们围绕合作主题设计的方案。

  通过充分的前期调研以及与多伦多大学合作的同学的交流,在2015年大学提交了创新且十分完善的设计方案,完成了高质量的展示,获得了合作伙伴的赞赏,完美收官。

  回顾完前两年的设计,我们再来看看今年的主题。PUMA(PersonalUrbanMobilityAccess)是2017-2018年PACE项目的主题,探讨城市内个人的出行方式,它将是一种创新的、可持续的交通解决方案,旨在解决城市化进程中交通拥堵等问题。

  围绕新的主题,车身班的同学进行了新一轮的方案的设计(图为便携式共享自行车)。最后同样给合作项目提交了个性的设计方案,做出了高水平的展示。

  今年延续2017年的PUMA主题,进行更深入更商业化的设计。据研究,到2030年,城市人口将占总人口的60%,城市公共交通会成为人们主要的出行方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新的问题——如何从个人住宅到公共交通站点。PUMA项目基于这个问题展开,设计一款能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个人交通工具。(近一年,各地兴起的共享单车已经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虽然是延续的题目,但是同学们也面临了新的挑战,新一年的设计,不是去年方案的完善,而是“站在去年的肩膀上”突破和创新。4月份车身班的同学将赴多伦多大学参加项目的最终答辩,让我们跟随着他们的脚步,去领略多伦多城市的风采,更重要的,是看看顶尖大学和公司合作的PACE项目的最终答辩。

  高等教育全球化早已成为国内一流大学的“家常便饭”,凭借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出国留学和旅游的人也不在少数。这篇内容主要是为大家介绍一下高校中所谓的学术交流活动具体实施了那些内容,高校学生通过走出国门的方式真正意义上有了哪些收获。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同学们的脚步,去多伦多大学看看吧:

  出国,首先要办好的就是护照和签证。护照办理一般需要三周时间,15个工作日,到户口所在的出入境管理局办理,办理材料是身份证、以及户口本复印件。如果不能回到户口所在地办理,也可以在市出入境管理局办理,具体要求可从市出入境管理局网站上查询:

  通过移民局官网可以查询,办理签证所需的费用和材料。和美国签证类型大致相同分为V-1(旅游)、F-1/J-1(留学)、H-1(工作)和B-1(商务)等几种类型。

  我们办理的签证类型是旅游签(V-1),办理地点是签证中心(东十四条),出签的时间是2-3周(我们此次是两周出签)。旅游签需要准备的材料如下。

  随后将个人信息填入申请表格,这个表格内容非常精细(大致有5-6页),仿佛调查户口一般细致,你的家庭背景、资产、旅行计划、个人记录等。

  3.申请表(签证官网下载:,英文填好后验证,打印出来,在签名栏及条形码页,签中英文签名)

  5.行程单(对方学校提供,可以自己写上对方学校地址,联系人电线.两张两英寸彩色照片(3.5x4.5cm)

  签证申请通过后,令人期待已久的多伦多之行也终于如约而至。相比于国内出行,我出国准备的东西里多了四样。一是现金,按个人需要在银行换汇,提前一天在银行预约换汇的金额,第二天就可以办理成功。二是购买转接头,国外的插座都是这种圆孔的,所以需要买转接头。三是当地电话卡或者境外流量包。如果只需要用到流量,可以在支付宝上购买境外流量包,对短期的出行来说很实惠(流量包链接在支付宝手机APP上的全部服务-娱乐-出境-境外上网)。四是牙膏牙刷拖鞋,多伦多的酒店没有提供,当然这也可以在当地买。

  出发当天,我们提前3个小时到的机场。到达首都机场T3航站楼后,登机前的流程并不复杂,和国内航班相比,安检前要经过中国海关边检而已。

  进入机场首先办理值机和行李托运,国际航班这里很多人排队,而且很久。我们提前在网上办理了值机,不用排队,效率很高。接下来就是照着“国际、港、澳、台”出发的标走了。

  因为我们是中国所以在出关时只需要自主扫描一下护照即可,在互联网信息的时代,出行各地真的非常便利快捷。

  经过13个小时的飞行,我们终于抵达了多伦多机场。落地前,机上空乘人员发了入境申报表,因为三人同行,我们填在了一张卡上。在夏令时,纬度较高的多伦多白天比长些。我们到达的时间是18:42,天依然很亮,不像出发时的,完全天黑。

  出了机场后,我们按照行程计划下榻到了多伦多市区(Downtown)的酒店。实话说,如今全球各地的国际化都市无论从建筑特色还是城市布局其实都是大相径庭。

  信息化互联时代造就的每一个城市都仿佛是克隆出来的。多伦多商业中心区的夜色并没有与国内城市有很大区别,或许仅仅从广告才能看出这是国外的一所城市了吧。

  前一天到多伦多已经是晚上了,对我们来说它还是未揭开面纱的一座城。第二天,从酒店看的窗户看出去,天刚亮,可能起得早,窗外甚是清冷,这是多伦多给我的第一印象。

  映入眼帘的是高楼大厦,清亮、规则、崭新的玻璃幕墙,感受到了多伦多作为第一大城市的气息。

  由于第二天就要进行Presentation(),所以今天注定是与PPT一起度过的一天。另外,多伦多大学的同学还要准备晚上的考试,所以这一天由我们自己安排活动。中午,几个人去吃了心心念念的龙虾餐馆(RedLobster)。看了地图,这几天活动的几个地点离得不远,都是两三个街区的距离,走就能到。从酒店到RedLobster餐馆,我们走了两个街区,然而我们直到离开的那天才知道,从酒店另一个出口出去,只用走一个街区,两天傻傻地多走了一个街区。

  RedLobster是地区知名连锁海鲜餐饮,招牌菜以盐焗龙虾出名。RedLobster在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国内的呷哺呷哺,店面很多,很实惠,也很火爆,不过连锁餐饮的味道都很一般。

  走进RedLobster,一股芝士的味道迎面飘来,门口展示着大龙虾,看起来就很好吃!(燃起了熊熊的吃货之魂)。

  点菜,看着图就很诱人,几人点了各自心仪的菜品。为了看到更多的花样,商量着不点重样的。没等多久,色香味俱全的龙虾就摆上来了。

  龙虾十分鲜美,几人可以说是饱餐一顿,对这顿大餐赞不绝口。食物真的是十分治愈,开心地吃完龙虾,暂时抛却了第二天要展示的压力。

  饭后,我们提议去转转多伦多的地标。多伦多的天气是真的好,这天刮了很大的风,但和近乎将人吹成干尸的妖风不同的是,多伦多的风是湿润的,这也许是因为它是温带性湿润气候,又毗邻安大略湖,吹来的风带着湿润的水气,倒不令人觉得难受。李和包同学开玩笑地说了一句“发际线都被吹高了”,十分形象地描述了风力之大。李和包还打趣地说怪不得这里的人都是短发,长发发型保持不住。和一样,大风之下,是蓝得十分的天空,这样的天空,拍起景来,随手一拍就能做到每一帧都很动人。

  趁着饭后走走,散散步,我们去了安大略美术馆AGO(ArtGalleryofOntario)。安大略美术馆作为多伦多著名的博物馆,藏品超过四万件,行程中没有安排这个景点,但AGO作为第八大艺术博物馆,它对于我们的吸引力是很大的。

  AGO的工作人员非常热情,用学校的学生卡就能买学生票。我忘了带学生卡,跟工作人员一说,工作人员温柔地笑了笑,说着It’sOK,给了我学生票,非常友好。

  安大略美术馆正好有草间弥生的展,但因为排的队太长,三层暂时没,加上我们还惦记着我们第二天的展示,所以看完一二层的展之后我们就打道回府了。

  为了第二天能更好展现我们大学的Presentation(),在回酒店准备PPT之前,我们提前去多伦多大学“踩(参)点(观)”。

  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ofToronto)是最大的公共联合性大学,其前身是1827年成立的国王学院,这是一所具有殖民色彩的教学院。如今算下来也有将近200年历史了。

  多伦多大学主校区位于多伦多市中心金融区以北约2km(1.2mile)处,紧邻约克维尔和附属区的南部。大学占地面积约为71公顷。

  其中包含文理学院、医学院、法律学院、应用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景观和设计学院、以及多伦多院等20多个分院。

  自1926年以来,多伦多大学一直是美国大学协会的。其中胰岛素的研发就是在多伦多大学进行的。

  回酒店之后就全投入到展示的准备中,互相配合,熟悉讲稿,串讲稿,排练,紧张地准备着。PPT细节的调整,内容的不断完善,展示卡顿点的攻克,演示动画更高质量的渲染……就这样,我们一直准备到了深夜。功夫不负有心人,也是因为这样拼命的准备,才有了第二天获得称赞的展示,当然,这些事后话了。展示前的前一天非常充实,因为总在不断完善中。可以说,在DDL之前,设计都是未完成的,因为对“更好”的追求让我们不会止步。准备到DDL的前一秒,这也是我们的常态。

  展示当天,多伦多的同学早早地来到酒店,接我们去展示的会场。在多伦多两天,完全没有人潮高峰的感觉。

  顺利地来到展示的地方,和国内最终项目展示或者课程答辩大多在教室里不同,这里的展示安排在一个会议厅里,在小的会议室里各个小组先给教授们做汇报,我们小组是第一个做汇报的。

  展示的面向对象是合作项目参与高校的各个教授。我们从PUMA的用户定位,造型设计,模型构建,PUMA的结构,受力分析等等方面说了对PUMA的设计,给教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称赞设计做得很好。

  教授们就我们和多伦多大学的同学之间的合作提了一些问题,有了之前很好的合作作为基础,我们耐心地解答了教授们的问题,十分成功地完成了展示。

  趁着午饭前的空隙,多大的同学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校园。多大校园里有着始建于1919年的老建筑,也有很新的现代建筑。在校园里,你能从那些老建筑中感受到它沉淀的文化的氛围,电影《哈利波特》曾在多大的校园里取景过。三个人在多大的校门前合了个影,然后继续参观校园。一听多大的同学介绍校园里各个院系的楼,特色的地方,学生们常去的地方等等。

  下午是其他组校友们的课题展示,作为东道主的多伦多大学同学也将设计的结构模型搭建好,准备展示。

  多大的同学也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工程师之戒”,每个毕业生在毕业时都会由教授给他们带上这枚“昂贵”的戒指,他们始终牢记工程师的,科学严谨,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不得不提的是多大的图书馆系统,藏书约1900万本,分布在各个馆藏中,在仅次于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多大最大的图书馆名为Robarts,整体外观似孔雀。(从模型上能看到真的像孔雀)

  有了今天东道主作为向导给我们介绍校园,我们知道了很多有关多伦多大学的历史和校园文化。(昨天我们来的时候虽然也看到了Robarts图书馆,但并不清楚这里是个图书馆。)

  多大的同学还带我们参观了稀有书籍图书馆,被美妙的布局和灯光震撼到,真想在这样的氛围下安静地看书,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

  下午的showcase就像一场宴席,跟各个课题的同学交流他们对课题的想法,也看到了许多不一样的点子。展示完之后没有了压力,用心地感受这所历史悠久的校园,更能体验到它别样的风情,期待第二天的大瀑布之行。

  最后一天,是展示后完全放松的一天。地完成展示后,整个人身心愉悦,十分开心。有点体会到国外workhard,playhard(学的猛,玩的开)的感觉,十分惬意。

  早上八点就集合上了大巴车,同行的还有同校机械系的同学和上海交大的同学,加上多伦多大学的同学,也就12个人,有领队带着,向大瀑布出发。

  一上我们不难看出,文化的包容性确实很强大。很多建筑的壁画画风风格迥异,你很容易在一面墙上看到不同时期的意识形态。

  从多伦多到大瀑布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出城后感觉到了乡村广阔无人的那种,加上无际的蓝天,真是让旷神怡的途。

  到达了目的地后,在还没走到跟前我们早已听见震耳欲聋的水声。尼亚加拉大瀑布(NiagaraFalls)位于和美国的边界,是世界第一跨国大瀑布。尼亚加拉河的北岸是安大略省,南岸是美国纽约州。

  尼亚加拉瀑布是伊利湖流入安大略湖的节点,这些瀑布的最高流速是地区最大的,垂直落差超过50m。每分钟有超过168000m³越过瀑布(可以理解为,瀑布每秒将流过2800t的水)。

  如果从毗邻的美国看,只能观赏到大瀑布的侧面,不能真正体验到大瀑布的震撼。所以位于瀑布北方的才是最佳观赏地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莫不如此。

  一上心情都超级好,来到了尼亚加拉大瀑布。瀑布旁边温度骤降,感觉到有些冷。再看瀑布,尼亚加拉河在15m高的断崖处直冲而下,产生世界上最狂野的旋涡急流,蔚为壮观。

  轰轰的水声,水鸟盘旋瀑布上空清脆的鸣叫,以及扑面而来的落雨般的水汽,心里不由为地球母亲的大手笔惊叹,鬼斧神工。

  在尼亚加拉大瀑布边上逛了纪念品商店,大家各带了纪念品,其中不可少的就是营养价值很高的枫叶糖浆了,开心地买买买的一趟。

  从瀑布下来,我们被冻得受不了,校友我们来当地特色饮品店尝尝咖啡。Timhottons可以说是的特色之一,当地人都很喜欢的一家店,说它是人的骄傲一点都不为过。它很有特色的DoubleDouble咖啡(两份奶,两份糖)是一定要品尝的东西之一,在冬日能瞬间让你体会到春天般的温暖。

  领略完尼亚加拉大瀑布的震撼之后,我们来到了的酒庄,专门制作冰酒的小镇。小镇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去的时候正好碰上高中生放学,默默感叹一句国外的校服真的很好看,以及放学好早!

  最后一天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来了,对这座城市的不舍也漫上心头。也许还因为回学校有着要交的作业,大家心中都有些许惆怅,不似前几日那般相互打趣。和多大的同学吃完了最后一顿的早餐,去CityHall看了一眼,在地标前来个标准的游客照,作为此次旅程的句号。

  回顾短短四天的这趟旅程,虽然短,却改变了自己对很多事的认知。多元,包容,看到多伦多这个城市的多姿多彩,才知道自己的狭隘。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不再只是一句飘渺的话,而成了切实的追求。我想,这也是老师和系里不断努力地为我们学生争取国际交流项目的原因吧,出去走走,看看吧,那样你才知道世界多广阔,才去闯荡。思至此,又感念起学校给的平台,系里给的资源,老师给的机会,以及谆谆的和指导,才有这次而奇妙的旅程。不知今后又会有多少人因踏上这片土地而改变,我只知道,我们的老师,给我们以远行的支持。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